2025年9月18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吴统文研究员、南京大学炸金花下载
张录军教授和黄安宁教授在新气象楼807会议室分别作了题为《BCC-ESM模式研发进展》、《北极海冰预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次网格地形湍流拖曳对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局地和远程影响》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炸金花下载
党委书记张宇教授主持,闫燕副教授、苏有琦博士等部分师生参加了现场报告和学术交流。
吴统文教授在《BCC-ESM地球系统模式研发进展》报告中,深入解析了这一中国自主研发的地球系统模式从BCC-CSM到BCC-ESM的研发过程和突破性进展,及其在CMIP6(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中展现出国际竞争力,全球温度与降水模拟精度跻身国际前十,尤其在东亚季风和极端事件重现率上表现优异。同时介绍了其参与CMIP7的模拟能力,及在气候预测业务中的应用,为气候预测提供更强科学支撑,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关键决策工具。
张录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北极海冰预报的核心难题是环境复杂、数据匮乏和模型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包括风云-4号卫星1公里分辨率遥感监测、AI算法等。实现途径需多源数据融合、算法优化及跨学科合作,例如2023年融合现场观测与卫星数据后,预报精度明显提升。
黄安宁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采用WRFv4.2模式,对比3 km和9 km网格配置,结合YSU边界层方案与Noah陆面模式,探究次网格地形湍流拖曳的影响。高分辨率下3阶方案能显著提升局地降水模拟精度,而YSU方案在远程区域通过调整垂直湍流扩散系数有效改善降水响应,他表示不同参数化配置对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空间分布影响差异显著。
会后,我校在场师生与报告专家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